最近因為基泰新聞引起我的好奇,都更的實際流程與辦理究竟是如何進行的,公辦都更、自辦都更又有何不同?
關於自辦都更這篇寫得滿清楚可以參考
延伸閱讀:自辦都更大小事:流程、優勢、條件、如何成立都市更新會
盡管都更有助於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化,但它確實也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問題,包括公平性和透明度。
關鍵要素一:公平性
首先,都更應該是一個公平、公正的過程,不能忽視居民的人權,應該確保在都更計劃中,無論是租房者還是業主,都能受益,尤其是社區中的弱勢群體,確保群眾的權益得到保護,且提供適當的賠償。
關鍵要素二:透明度
其次,透明度是關鍵,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得到最完整、詳細的資訊,以便大多數的人都了解都更計劃的影響。例如計劃的實施細節,以及與社區居民進行開放且有意義的對話。透明度有助於建立信任,並確保政府和開發商的行動受到監督。
在搜尋了解都更的過程,也發覺其實一般民眾要自辦都更真的不容易,尤其過程涵蓋許多專業知識,看到臉友PO出的陳情函
自辦都更的召集人,程序上未能提供足夠的資訊、協助,並有忽略其他居民的參與權利的狀況,如上述居民的人權、整體規劃的公平、公正、透明度未被重視,就會流於權力只掌握在某些人的手上,居民沒有自己做點功課,真的無法保護自身的權益ㄟ…
#廖福特 #人權博士 #民進黨 #都更 #中央研究院 #基泰 #人權 #臺北市 #蔣萬安 #都市更新 #政府 #合建 #合作興建意向書 #地主
原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pfbid06ia52cFwtqktabYUpE2m8QCdqj1bQkjfRd9HYbm6okZDmQQxHySvtHqKC6jee6k3l&id=100001053941127
第一封陳情書:
第二封陳情書:
我相信都更是一件能讓社會/社區更好的事,但關鍵問題需要被正視並解決,和社區居民進行更深入的對話,以確保都更計劃能夠真正反映多數人的需求和期待。
雖然已經到了金秋十月,但是校園里依然生機勃勃,小草綠得發亮,幾棵桂花樹也爭先恐后的開滿了金黃的花朵兒,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。 在數學、語文、英語、生物、地理、政治等一些學科中,我最喜歡語文。不僅僅因為老師的眼神里像是包含了日月星辰一樣,一位同學走神了,但只要看到了老師的眼神便會心領神會,又投入到課堂之中了,還因為老師那玲瓏般婉轉又動聽的聲音。老師的聲音想有超能力一般,在語文課上,基本上不會有人睡覺,老師的聲音會認人身臨其境。比如老師在朗讀《觀滄海》中的“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”時,我們好像像曹操一樣登上碣石山,眺望大海。這種讓人舒適又溫暖的感覺,使我們都喜歡上了語文課,仿佛一天不上語文課就會渾身不舒服。 令我印象最深的,是老師講的《濟南的冬天》這一課,老師不僅僅只用了PPT來給我們授課,老師還用她那玲瓏般的聲音使我們一個個都投入到課堂了去了。老師讓我們記筆記只記最簡潔的語言,一記筆記,所有人的比都跳起了“芭蕾”,一個又一個知識點都在筆記本上顯出了原形。老師用她那辛勤的汗水澆灌了我們這些“祖國的花朵兒”,“春蟬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老師您是蠟燭,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,老師您是園丁,無私奉獻,沒有一丁點怨言。此時此刻,我想起了第一堂語文課我們見面時,您在黑板桑=上寫下了五個大字“最美的遇見”,您還問我們什么是最美的遇見?幾分鐘之后,我們紛紛做出了回答。 一堂課如一場旅行。有誰能說這不是一場豐富多彩的旅行呢?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愛釣魚的老爸最近琢磨出一種百釣百中的釣魚方法——走釣。 老爸家的門口有條不寬不窄的河,在這條河里,每年夏天上上下下都出魚,偏偏流經老爸家門口的這段空有水過,不見魚。經老爸觀察,家門口這段河,跟別的地方不一樣,一是落差大,水不但急,還帶出一個個大漩渦,網扔不去,船也不好停;二是河水太急,還特別深,攪得水特別混,這樣的水,哪能有魚?人們常常這樣評價這段河。 但在今年夏天,老爸用魚線做了盤底鉤,甩出去,老爸發現,再重的魚墜也能被急流卷到岸邊,怎么辦呢?底鉤不行,用釣竿釣。老爸用釣竿綁上大浮漂,但甩到水邊,往里一扔,老爸發現,水流急,還十分渾濁,什么漂都沒有用,還有,墜重了,魚咬鉤也不靈敏;輕了,還會跟著水流走,怎么能走水釣魚呢?突然,老爸想了個招,選細線、小鉤、輕墜,不用浮漂,手拿釣竿跟著水流走,這樣,水下的誘餌一旦被魚發現,魚一咬鉤,手就會有感覺,順勢一提,魚不就被釣上來了嗎? 那天,老爸帶著這個想法到河邊試,開始幾次,沒魚,老爸不氣餒,往下扔往里扔都不好使后,老爸頂著水流往上扔。老爸漫不經心地扔出去,以為不會有什么魚,往下走幾步剛想往回拽,突然,老爸就覺得手里的竿“砰砰”猛一動,是魚嗎?老爸趕緊一拽,天呀,一尾1.5千克重的大鯰魚被他拽出了水面。可是,魚太重了,老爸的鉤太小,線也細,剛把魚頭拽出水面,那魚一翻身,一下子,把線拽斷,跑了。 魚跑了,老爸卻樂了,水里有魚,用這方法,還能釣大魚,老爸準備大鉤粗線,再到河邊,老爸已經得心應手了。 老爸的經驗是:走釣,用大鉤、粗線,用魚喜歡的蚯蚓,在水流湍急的地方,頂著水流,把鉤往上扔,完后,順著水流往下走,考慮到水流摩擦會脫掉誘餌,老爸走五步,魚不咬鉤,就拉出來重扔。實踐證明,這個方法好,有時候魚多,還沒等老爸的鉤落到水面,心急的魚就會一躍而起,咬上魚鉤。此時把釣竿往回一帶,一條魚就收入囊中了。 >>>更多美文:親情文章
農村的年要等到大年三十才肯姍姍登門,但小鎮的年似乎有些迫不及待。 年還在路上,街上的超市、商店已里里外外裝扮一新,一些廣告單塞到趕集的行人手里,有的雇人挨家挨戶送上門來,都是些印著猴年的大紅彩印紙,寫上諸如新年吉祥、恭喜發財的祝福賀辭,散發著淡淡的油墨清香和絲絲的年味。小到柴米油鹽大到家用電器無所不包,豐厚的打折商品物美價廉,誘惑著居民鼓鼓的錢袋子。 過了小年,街上似乎一夜間突然冒出來很多年輕人。學校放假的學子、回家過年的老鄉,他(她)們穿戴一新打扮時尚,攜手逛街出入成雙成對,成了小鎮新年一道靚麗的風景。茶樓酒肆里更是座無虛席,要么是那些榮歸故里的老友相聚,但更多的是陽光帥氣的年輕后生,歡聚的愉悅感人的笑臉,使古老、沉悶的小鎮有了些許青春的魅力和活潑朝氣。 這時,商場里大多年貨爆滿,超市人多擁擠,農信銀行、郵政銀行的取款機前排起了長隊,街道上擠得水泄不通。市場里人頭攢動,熙熙攘攘,只見人來人往,摩肩接踵,這樣盛大的場景,在我們湘南小鎮泉湖,只有過年和農歷二月八民俗廟會上才能夠見到。 322國道上和新農貿市場里,時不時看見公安民警和政府干部在疏導交通、維持秩序,為節日保駕護航,確保全鎮人民平平安安過春節,讓百姓在這個寒冷的冬天,心海陣陣激蕩起春天般的溫暖。大紅燈籠高高掛,張燈結彩賀新年。一串串火紅的紅燈籠、中國結、對聯、福字……過年的裝飾品和紅燈籠將小鎮照耀得光彩艷麗,使小鎮憑添了祥和、歡樂氣氛。 年邁的父母親住在偏僻的鄉下老家,打電話過來要我們回老家過年,老人年事已高盼子女回家團聚成了最大的心愿。直到大年二十八晚上,我們夫婦倆還拿不定主意,因為我們的小小復印店就在鎮政府與派出所旁邊,店子代收著電信繳費,機關單位還沒有放假,也就是說還有一些復印生意。雖然復印幾角塊把錢的生意發不了大財,但為了老鄉群眾辦事方便,最遲也要等到大年夜關門歇業。何況兒子正在念大學,經濟上有一些壓力,我們沒有其他收入來源,靠勤勞的雙手多掙一分是一分。 快過大年了,受不了老婆的嘮叨,匆匆忙忙上街去理個發。平時5元錢剪一腦頭發現在要10元還得排隊,過年誰都沒有時間和心思去討價計較,理完頭臉上樂呵呵的步子輕快快的。辭舊迎新賀新年,煩惱憂愁也隨風而逝,仿佛一下子年輕了10歲。平時口笨舌拙的我,新年來到,自己自信起來話語也多了起來,遇到老鄉熟人迎上去握個手,互祝一番新年快樂、身體健康、萬事如意祝福之類的吉利話。 走在大街小巷上,臘肉的熏香、米酒的甜香、油炸豆腐的醇香充溢鼻孔,人們在努力尋找年味的記憶,你瞧:小鎮的年伴隨著人們匆忙的腳步如約而至,刻印在屋檐下的紅燈籠上、跳躍在孩童的歡呼聲中、蕩漾在老人們的笑容里。新年到來,披上了節日盛裝的小鎮,顯得既干凈又清爽。 羊年歡騰辭舊去,金猴開歲迎新春。新春佳節的大年初一,我們踩著鞭炮的碎紅,離開小鎮去老家拜年,今天與大年街上的擁堵相比,小鎮似乎顯得有些異樣的安靜、平和,拜年的車輛三三兩兩駛上了山道,農舍院內笑語不斷祝福不斷,和著“噼噼啪啪”的爆竹聲,喜鵲也叫得格外清脆、歡暢。 盡管人們覺著年味過的越來越淡,不管時代如何變遷,但小鎮的年與其他地方不同,也是極為隆重和富有地方風俗特色的。除了在臘月忙年貨春節拜年走四方外,小鎮的居民好客,有“拜年不歇客”要拜到二月八的傳統和習俗。 衡陽自古有民諺云:“拜年不歇客,拜年拜到泉湖二月八”。農歷二月初八,是民間傳說中壽佛老爺(又稱無量壽佛)的生日,廟會上舉行農事體驗、風味小吃、筑廟唱戲等原生態的非遺展演和文娛活動,在春天的潮汛中以隆重的祭祀禮儀和聚會方式開啟春耕生產,那才是小鎮真正的過“大年”…… >>>更多美文:隨筆美文
FFG15cEFE15VE
留言列表